• 请登录  免费注册
  • 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中心>>行业资讯>> 资讯详情
  • 国务院取消部分行政审批项目 涉及印刷业

信息来源:【21世纪网】        发布时间:2012-10-12 00:00:00

  在国务院决定第六批取消和调整314项行政审批项目之后是这么说的,“黑屋子开了几条缝隙,能挤多大,还要靠全社会为后代奋力一搏……我逐条看完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想起了朱学勤那句“纵使十年不将军,却无一日不拱卒”。每一项的进退之间,就是经济自由与经济管制的博弈,日拱一卒,则市场经济的空间就会大一寸。民主和自由是具体而现实的,在许可与管制的边界上,需要我们继续拱卒……”

  作为媒体人,朴抱一无疑是对黑屋子打开的缝隙百感交集。

  事实上10月10日,国务院决定第六批取消和调整314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涉及影视传媒印刷业的项目共有15项。

  不过仅广电总局取消“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资格认定”与新闻出版总署取消“期刊出版增刊审批”就在微博上引起热议,不少实名认证的新闻从业者在微博上表示这是个“好消息”。

  “这个好。政府不要做它不该管的事”,暨南大学广电系主任、教授谭天今天上午在微博上发表看法。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展江对此“乐见其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周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郭庆光等传媒学者均在微博上及时关注这一变革。不过更多的传媒学者认为,政府简政放权的力度可以更大。

  取消增刊审批将促进出版业扩容变革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资格认定将被取消,也就是说由广电总局组织的广电从业资格证考试将失去他的意义。这个自2004年8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考试,要求在广电系统从事采访编辑、播音主持工作满一年的人员参加,通过考试后才能拿到执业证书。“早就应该取消,政府管的太细,”谭天表示。

  在对从业者要求更为专业的证券行业,资格认证考试是由行业协会组织实施。“媒体用人,对记者的要求不同,所谓的资格认证应该是一个行业标准,应该由行业本身协会来弄,”谭天认为,其实政府是不应该管那么细,有这个证明不代表适合这个工作,资格认证不是很有必要。

  据了解,无论是广电还是平面媒体的记者,需要从新闻出版总署申请发放全国统一的记者证,2004年起要求广电从业人员考资格证,除了50岁以上和有高级记者的职称都要考。“在国外,对记者没有统一的标准,媒体如果用人,给你相关的待遇和级别,不同的媒体对记者的要求不同,没有统一的用人标准,除非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比如律师、会计师,需要考试测评专业能力,才需要资格证,记者这个职业不需要。”

  “增刊审批项目的取消提升了办刊的自主权,将促进刊物的经营变革”,谭天表示,申报刊号比较难,很多刊物名存实亡,没有办法经营,比如学术期刊,之所以会收版面费,是想通过收费来支持学术研究,其中理论版不收费,而业务版相当增刊。

  期刊出增刊有以下几种情况,有的刊物可通过增刊扩容,多种经营,没有增刊的话只能做广告,而广告经营版面又可能影响质量,就只好出增刊。此外,有的刊物从双月刊想发展成月刊、半月刊,中间通过增刊过渡,是他扩容的一个步骤,管的太严,刊物改革的风险比较大。

  微博实名认证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的魏大卫表示,“某些行政管理部门总干一些越俎代庖的事情,名义上是加强行业监管、提高准入门槛,实则是争权夺利、没事找事。”还有一些网友认为主持人的普通话资格认证也应该一并取消,“只是精简了部分各部门权力交叉造成的脱裤子放屁的审批规定,审批管理的力度丝毫没有放松。”

  简政放权可更彻底

  谭天认为,此次取消诸项行政审批是简政放权的表现,而传媒行业的发展亟待更多改革,而改革的底线就是不涉及文化安全和影响行业专业性。

  此次取消的审批项目当中,还包括了“电子出版物制作单位接受境外委托制作电子出版物”。谭天表示,这个就涉及到电子制造业,比如日本的动画产业,原创在日本,加工在中国,市场在全球。广东深圳就有一些动画公司在做来料加工,制作好之后在国外播出。审批取消之后,对行业来说,成本降低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许多政府想做而又不好做、做不好、做不了的事,都可以由协会来做。例如广东省影视节目制作机构行业协会为广东民营影视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该协会运作是一个牌子两套人马,仍然存在着人手缺乏难于兼顾等问题。2006年8月17日,由尤小刚倡导的“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正式成立,首都40余家电视制作公司成为该协会的理事会员单位,另有三家成为监事单位。协会旨在就电视产业中的各种问题,发挥调研、协调、合作、维权的作用。针对现在电视生产的无序状态,协会通过会员反馈调研国内电视生产供需状况。深圳的“动画行业协会”也是这种民间性质,但只是一个生产加工的联合体。行业协会要转变职能,减少官方色彩,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敢于利用政策法规大胆发展影视产业。但同时也要政府职能部门加强指导和监管,避免行业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中国的传媒产业蛋糕巨大。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12年《传媒蓝皮书》显示,2011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6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2%。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崔保国曾表示,报社、出版社等媒体的转企改制进一步深化,上千家传媒企业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转企改制;微博的盛行使传统媒体相形见拙,网络广告正以近60%增长速度快速赶超传统报纸广告,互联网实际上已经是多种媒体形态存在,并影响到整个传媒产业的格局。

  在媒体形式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政府部门如何让产业充分发展,在起到指导监管作用的同时减少企业成本,仍需上下求索。


更多资讯
本站所有图文内容,福州叁叁肆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ht@2010-2016 3344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丞相路丞相坊1号楼F层205(青年创业中心), 公司电话:0591-87873344   闽ICP备102009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