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登录  免费注册
  • 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中心>>行业资讯>> 资讯详情
  • 印刷行业的“机械手臂”

信息来源:【科印网】        发布时间:2012-08-29 00:00:00

  今天谈印刷制造业,先从2012 年7月2日,和讯网发布了一篇文章《郭台铭不愿公开的150 分钟讲话》说起。

  鸿海集团是当前最有代表性的制造业巨头,在中国几个大省的企业出口产值排名中都占了前列,“中国已经到了不应该再拿工资作为输出的要件,而且现在年轻人也不喜欢进工厂,所以现在工厂应该走管理、走软件、走控制,一定要自动化。”郭台铭今年五月中在上海曾这样说,并表示未来五至七年内将导入一百万台机器人,除减少用工人数,也提高人力素质,改善薪资。用机械手臂代替人工,生产更加自动化。

  在笔者走访过的北京亦庄开发区,几位印刷企业的管理者亦表示出对管理年轻员工的深深忧虑。仿佛昨天还在谈中国的人口红利将在未来十数年消失,但没想到这么快就面对年轻一代在想法和做法上同过去吃苦肯干的员工相比的陡然改变。虽没有网络科技的爆发性发展或电子技术的迅速更迭,但这个时代技术力量的发展总会裹胁着制造业的前进,不论挣扎抗拒或是妥协跟随,但总是眼光长远不断进取的人能抢占先机。

  印刷又是服务型制造业,从接单开始,就在印刷文件上和客户沟通、调整再进行精准印刷,期间只要出现未纠正的错误或误差,“砸单”就不可避免,既而损失产生,生产随之受影响。印刷企业如何也拥有郭台铭的机械手臂,精准、自动还能持久工作?在上海一家国内领先的印刷企业,公司管理人已积极进行印前自动化的探索和实践,借用 Enfocus智能自动化技术平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并减少人员投入,找到自己的“机械手臂”。

  南方一个很大的标签印刷企业老板经常会到国外参观,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在国外一个工人能管理两台印刷机,而在国内一台印刷机要2-3 个,甚至更多人管理。这位老板很奇怪,外国人真的比中国人聪明很多?通过深入了解才发现在表象背后,国外客户有完善的自动化系统去支撑整个生产的运作。回国后他作出决定,采用自动化的软件进行生产和控制,并减少一半人员,推动了企业自动化管理进程,形成了差异化核心竞争优势,而且这优势不是别人投入几百万后就能超越的,这已经成为了企业的内在竞争力。

  目前印刷行业的竞争已经超越了十年前的硬件竞争模式,购买几千万的印刷机并不能打造企业竞争力的护城河,现在公司的竞争在于软实力打造和较量,而软实力来自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资源整合能力。信息化建设对于印刷企业主要体现在公司印前、印刷、印后的自动化系统的建立。当然这个系统的建立不仅需要资金和人员的投入,更需要企业高层管理人的观念转变,加大对信息系统购买和实施的重视。目前来说,实施自动化系统需要专业公司,专业人才和专业软件的辅助,并且以印刷整体来看,有七分制版、三分印刷之说,所以将印前工艺,员工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客户的信息和习惯相结合,进行数字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才能提升公司的生产运营和市场营销的管理水平;从成本来看,也减少了由于资深人员的流失而导致企业在生产运营、人员培训、客户及订单流失等等各方面产生的成本。故而标准化和自动化的生产运营流程等企业无形资产才能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锻造企业在市场上进行差异化竞争的实力。为企业挖掘出一道深深的护城河。

  Enfocus 公司20 年来面向设计师和印刷出版企业,提供领先的数字印前自动化解决方案,其主要产品之一 PitStop 作为PDF印前编辑和预飞工具在业内有广泛的应用基础和良好口碑。2012 年Enfocus将另一拳头产品-Switch,智能自动化工作平台带到中国,帮助印刷和商业包装印刷企业进行工作流程的智能自动化,并能整合企业既有的拼版、色彩管理等系列软件工具到自动化平台中,投入低回报大,便捷的中文界面的软件操作,配套的本地化培训和支持服务让企业入门快、学习和掌握迅速。

  要知道郭台铭甚至喊出,明年底将鸿海工人工资增加一倍,追过台湾的薪资水平,工资要大量上涨是必然趋势。表面看,郭台铭找到机械手臂助鸿海制造业一臂之力,深层次看软件化和自动化管理带来制造业的深刻转型。今天中国的印刷企业,如同鸿海都需要导入强有力的“机械手臂”!


更多资讯
本站所有图文内容,福州叁叁肆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ht@2010-2016 3344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丞相路丞相坊1号楼F层205(青年创业中心), 公司电话:0591-87873344   闽ICP备102009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