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业,作为一个久居产业链下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多数人眼中一直是不被看好的夕阳产业,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竞争压力的加大、市场环境的变化、经营管理的落后和环保标准的提升,不少中小印刷企业徘徊在倒闭与破产的边缘。然而,让人欣慰的是,就在这个从业人员仅仅只有370万的行业中,也涌现出了一些演艺名人,上演了一出出丑小鸭变成天鹅的奇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盘点曾在印刷圈里混的演艺名人们。 因祸得福终成电视红人 姓名:孟非 作为《非诚勿扰》的主持人,孟非在首部个人自传《随遇而安》中回忆了自己成名前在印刷厂做工人的经历。孟非在自传中指出,当印刷工干的自然是体力活儿,而厂里最重的体力活儿不是印报纸,是卸纸。第一次卸纸后,晚上回家吃饭拿筷子手都在发抖,过了很久才恢复。特别是卸石棉网的经历,让他想起了《东方红》里在旧社会上海滩的码头上,从帝国主义资本家的船上卸货的劳工。孟非回忆说:“我们干的活儿是一样的,连身体的姿态都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我们边上没有人拿着鞭子抽我们。想到这里,作为主人翁的自豪感浮上了心头。” 作为印刷工,孟非的左手还曾经被夹在了印刷机的滚筒中,取出时手指已经变形了,左手中指和无名指的指甲已经翻开,皮开肉绽的,眼睁睁地看着鲜血从指尖皮开肉绽的地方止不住地往外喷。后来因为抢救及时,他的手总算保住了,但是这件事却引起印刷厂领导的极度不满——这次工伤事故是建厂以来最大的一起事故,印刷车间的领导们因此受到上级批评,因而迁怒于孟非。1993年过新年前,孟非就被印刷厂骂了一顿,然后自己辞职了。辞职后的孟非没有自怨自艾,经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一个电视台的知名主持人。 小编评论:孟非是不幸的,在做印刷工的时候,遭遇了滚筒夹手的事故,这恐怕是每个印刷从业者最不愿意经历的事情;但孟非又是幸运的,因为这场事故,他不得不告别印刷厂,也给了自己发挥才能的机会。试想一下,如果孟非在印刷厂的经历顺风顺水,他最多可能成为印刷厂的小领导,泯然众人。恰恰是灾难给了他出头的机会,成就了现在的自己。这正应了老子说过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印二代”接班与自我两不误 姓名:林志炫 作为一个知名歌手,林志炫还有一个工作,那就是开印刷厂。在一次采访中,林志炫曾表示,留住青春的方法就是“印刷厂的工作”。 小编评论:接班,还是做自己想干的事情,这可能是现在“印二代”最纠结的问题,但林志炫的经历为这些人提供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参考样本,那就是“接班与自我”两不误,甚至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让印刷厂的工作成为永葆青春的秘诀。诚然,林志炫也遭遇过父亲“不许唱歌,安心接班”的命令而迷失过,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挫折让他们能够重新看到生活的意义,还是非常幸运的。 追逐梦想锲而不舍终获回报 姓名:郭晓冬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个曾经入围第59届戛纳影帝的郭晓冬也是印刷出身。至今他还认为,1992年的那个下午是如此不可思议。一次看似偶然的机会,在县里印刷厂当工人的他在车间里随手翻开一本《大众电影》杂志,上面登着一则北京电影学院夏令营的招生启事。不论在村里的宣传队,还是在印刷厂都称得上文艺骨干的郭晓冬觉得自己应该去北京看一看。 为了凑足路费,他将当初进印刷厂时东拼西凑的1100元风险抵押金,瞒着父母从厂里取出来,去了北京。半个月的夏令营让来自沂蒙山区的小伙子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于是,他不顾父母的反对,辞掉了村里人羡慕的县印刷厂工作,揣着120元钱,和万千年轻人一道加入了“北漂”大军。在1993年第一次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失败后,郭晓冬开始去剧组跑龙套,到酒吧唱歌。1996年,郭晓冬最终如愿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96级“明星班”,和赵薇、陈坤、黄晓明等成了同班同学。从此,命运向他打开了大门。 小编评论:如果说孟非的成功带有一定偶然的因素,而郭晓冬的成功更带有一种必然的色彩。在当时,农村出身的郭晓冬能够在县印刷厂工作,已经算是很大的成功,备受村里人羡慕。然而,为了追逐自己的演艺梦想,郭晓冬能够毅然辞掉工作赴京,并用了4年的努力考上北京电影学院。可想而知,这4年中他经历了多少次苦闷与挣扎,但他每次都能坚持下来,最终修成正果。郭晓冬成名的经历,可以成为不少印刷工的励志书,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此外,近几年在流行歌坛大红大紫的凤凰传奇,在成为知名歌手前,也曾经在广东印刷厂打工。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获得成功。孟非、林志炫、郭晓冬、凤凰传奇……这样的例子也许还有很多,都激励着我们不要放弃对于梦想的渴望!印刷从业者们,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仅仅是一个下层职工,只要坚持梦想,勇于挑战极限,相信一定也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