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拓技艺是用纸和墨及传拓工具将铸刻在器物上的文字或图案捶印下来的一种方法,发明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传承至今,为中华文化遗产的有序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不仅为我们保留了无数珍贵的文物、文献资料和书法艺术资料,而且至今还在文物、考古和古籍保护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第七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国家图书馆特在其稽古厅右文厅举办“中国传拓技艺展”。这也是国家图书馆第一次对传拓技艺的全面展示,也是对传拓技艺传承现状的一次呈现。对促进全国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