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眼中,专业出版社可谓手握“金饭碗”,他们有独家的垄断性内容,有固定的忠实用户,专业出版社的数字化可谓“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内容及用户固然是专业出版社数字化转型成功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专业出版社在数字化过程中所做的努力不应忽视。 从时间上来看,专业出版社数字化起步的时间普遍早于大众出版社;从运作上看,专业出版社似乎更重视数字化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从产品上看,绝大多数实现赢利的专业出版社不仅拥有单个的数字产品,还开发出了数字出版的系列产品。 应该看到,专业出版社赢利的现状来自于多年来脚踏实地的努力。专业出版社赢利的基础,就在于数年前简单而重复的数据转化、加工、扫描、管理、分类、整合。而无论是纸质出版还是数字出版,专业出版社也给大众出版提了一个醒:有具体的产品才可能有明显的收入,否则,即使手握“金饭碗”,也可能只有“讨饭”的命。 以人民军医出版社为例,这家专业出版社从2003年就开始将自己出版社的内容全部数字化,而在当时,大多数出版社还在纠结要不要做数字出版这件事。几年后,当出版社开始蜂拥而上将自己的纸质图书转化为数字版本时,人民军医出版社已经可以游刃有余地将之前积累的海量资源制作成各种数据库,或选择某个产品线加工成数据库卖给图书馆,或将某个医学种类制作成数字图书馆卖给医院,或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新产品。有了海量且有序的内容,数字出版就拥有了赢利的可能。 自“数字出版”诞生之日起,关于数字出版赢利模式的讨论就未曾停止。然而,对于数字出版业来说,产品在先,模式在后。亚马逊在全球范围内大获成功,因为其拥有Kindle以及电子书的销售平台;而苹果能够在数字阅读领域后来居上,也是因为苹果推出了iBooks等产品。 当然,这并不是说出版社不顾市场只埋头研发产品。在潜心研发产品的同时,一定要调查市场状况,结合自身优势并根据用户的需求不断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利润最大化——在这点上,目前还是专业出版社走在前面。 “我们不可能、不指望、也不必要去费力寻觅那种程序化、一成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的‘赢利模式’。真正意义上的赢利模式就在那些可以赢利的产品背后。”正如人民军医出版社数字出版主任秦新利所说,如今我们缺少的并非赢利模式,而是能持续赢利的数字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