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结语 一位优秀平版印刷机操作者,到今天科技发达时代,虽然拥有许多先进的精密机械、电机到电子设备,在很多硬件及软体操控下,连非常困难的墨辊摆动幅度、摆的相位,都可以在操控台上,做微调变更控制,其它如翻转机构,前后段印刷机滚筒相位变动及咬爪由正常接纸开闭,到回旋往回接住纸尾的扭转翻面,这些极精准又复杂的控制工作,现代化印刷机都能办到,更不谈CIP3/CIP4的尺寸、墨键信息接收及预调。所以曼罗兰把平印机改成只按一个Start始动键,全部工程在程序化系统下作业执行。但我们平版印刷机的优势,使用薄的低廉铝材,以及高精准2400dpi、3000dpi的高精度CTP制版机,就能制造一块从500mm到2860mm的印版,都保有很好套印精度,印版从进入到安装全自动化。 印刷机的工程花费四、五十年的岁月,想办法去研发量测印版上湿润水的水膜厚薄。依照以前老师传的目测,是以10°角左右侧视印版面的光泽度,来估计出印版面上非印纹部份水份的多少,配合印出来印张版的横幅面,看出比较容易失去水份的区块,做监控添水。在这个区域仍保持印纹干净下,去降低全体供水量,若试降水份马上就出现干斑,表示供水量已达这个危险区下限的临界点,必须再往上调高一点供水,才不容易产出不良品。而老师傅往往也要视天候变化,中午、下午温度高加水、下雨天减水,一阵窗边风吹过来,印版近窗一边会干掉,赶紧洒水补足水份,所以这些以人的经验、观察,配合当时较慢也较差的生产节奏,控制单色机、双色机是可行的,因为这些对某个环境及机器各个区块水墨平衡特性,有很深入的理解及因应对策,而形成一门可以生产的「工夫」。而今天张叶平印机不只四色、六色,甚至于八色、十色都有,不只无法用人工去看、去目测每一个印版在滚筒上布水膜情况,而且印刷机现在都进入少量多样生产环境下,也不容许使用人工去观测各色印版供水情况,而是凭工作者的臆测,这对于价值数千万、数亿的高价、高生产力平印机是一个很大的罩门,也是很讽刺的一件事,上一分钟印出来正常印张,下一分钟隔250、550张之后就是产生一堆水太干、太湿的废印刷品!这种很剧烈变化并不存在于高速凹版、柔版印刷机生产。因此使用光学方式、红外线量测仪器、微波反射等等科技,想量度平版印版上每一个区块水膜厚薄的研发科技,虽然有这么多高科技量测手续,到今天仍然没有一项成,功进入实用化的控制。连使用AniloxRoller微穴供墨辊的有水平印方式,有更均匀一致的供墨层印刷方式,但也没有成功简单控制水墨平衡,而必须使用特殊的油墨才能正常印刷。可见这一场水墨平衡的困难戏码,在高科技的平版印刷机上面仍是凭经验用心臆测,这是数十万平印机操作人员,每天都在做这臆测水份足够、不足来操作生产高级品、高产量的印件,这是事实也是一种极为无奈的事。所以我们应把印刷机供水、供墨及辊筒弹性、精度、压力、表面状况全部调节处理好,再求印版受墨、含水条件的改善,做好印刷机房温、湿度管控及油墨、耗材的质量管理,加上CIP4的数据布墨,相信在无奈条件下,或许我们仍要用平版方式继续再印刷五十年、一百年也不一定,这个水墨平衡的奋斗历史将会持续写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