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工业信息服务及咨询机构,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于3月23日在北京发布的系列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至2016年2月,全球范围内发起的7948起贸易保护措施,共对232个国家(地区)的经贸产生影响,中国占据3831起,是最大受害者。 在所有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中,装备制造业以1304起居首,占比达1/3。全球每六起贸易保护,就有一起是针对中国装备制造业。 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均已针对装备制造业提出各自的战略发展计划,并且加大了政府预算对该领域的投入,而美国早在数年前已开始引导制造业回流本土。中国国家领导人成为高铁、核电等高端装备的“海外推销员”。 上述研究报告显示,影响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贸易保护措施,70%以上由G20发起。发起数量最多的前十位分别为巴西、印度、俄罗斯、阿根廷、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美国、印尼、德国和波兰。 尽管中国已加入WTO,根据协议能够获得关税减让,但目前各国对中国装备制造业采取的保护措施类型依然主要是进口关税,数量占比达43.9%,其次是国家援助计划和本地含量要求。 国外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不断向高端产品延伸,且具有传导性。某国对华产品发起调查后,往往会引发其他国家随之加入。光伏和风机等能源装备成为重点调查对象。 “一些国家还开始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全产业链进行封锁。”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研究员鲁欣称,例如电工钢,该产品并不在高端装备之列,但属于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因此美国不仅对中国取向电工钢发起“双反”调查,还就中国对其取向电工钢征税问题诉诸WTO。 此外,美、欧、日、俄等发达国家,以及巴西、印度、以色列、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正在加强对中国的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的管制,且管制方式趋严,从单纯的海陆空实物贸易控制,扩展至互联网、通讯、私人邮件和私人交往。 华为、中兴、三一重工等企业已受到较大影响。其中,三一重工起诉奥巴马一案引发全球焦点关注,前者对美国俄勒冈州四个风电项目的收购交易,曾被美国政府以“涉嫌威胁国家安全”为由予以禁止。 中国装备制造业尚处于粗放发展阶段,核心技术严重欠缺。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在通用机械、电气设备及能源、仪器仪表等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分别为51件、270件和115件。德国、美国、日本则分别是中国的十倍至数十倍。
“虽然中国高铁很先进,却必须进口日本哈德洛克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螺母,而民用飞机自主铝材利用率不到1%,飞机设计各环节所涉及的36个产品软件全部依靠进口。”工业与信息化部规划司规划发展处处长姚?称,基础技术能力一直是制约中国装备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最大因素。 专利侵权则是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被美国起诉的最主要原因,且胜诉率远低于中国企业的整体胜诉率和全球平均胜诉率。 鲁欣认为,中国应强化装备制造业的制造基础,谨防核心技术“空心化”,抵御国外的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规避国际贸易风险,并加大国家层面的斡旋,为中国制造装备业发展创造空间。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王文斌则认为,中国不仅应发展自动化和智能技术,让工厂从生产线制造转向自动制造、柔性制造和智能制造,更重要的是培育“工业文化”。 “让行业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够认真严格、尽善尽美地做好每个细节,提高装备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王文斌说,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业文化在德国、日本等工业强国已很浓厚,在中国却很稀缺。 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亦已不复存在。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的报告显示,中国制造业成本不仅高于东南亚、南亚和东欧,而且达到美国制造业成本的90%以上,其中珠三角、长三角达到美国制造业成本的95%。 该报告称,2004-2014年,中国年均工资增长率处于10%-20%区间,且中国工业电价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4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工业平均电价为每千度123.88美元,相比之下,中国工商业平均电价折合每千度139.43美元,是美国的两倍。 虽然美国制造业的工资是中国的六七倍,但劳动生产率亦是中国的六倍以上。二者相抵,中国制造业在综合成本上已不具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