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登录  免费注册
  • 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中心>>印刷企业>> 资讯详情
  • 从百强数据看印刷业发展喜与忧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发布时间:2013-11-18 14:56:00

    中国印刷企业百强排行已走过了11年路程。从2003年~2013年的11个百强榜单,不仅清晰记载了中国强势印刷企业做大做强的艰辛步履,而且粗略勾画出中国印刷业跨越式成长的发展脉络。百强榜单是印刷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行业发展的光环与荣耀,亦可洞见其隐忧与不足。

    喜 规模变大实力增强 忧 营收利润增速均放缓

    11年间,百强的规模不断变大、实力在逐步增强,这也是我国印刷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缩影。从2003年到2013年,百强总体规模从234亿元扩容至805亿元,增长了2.4倍;百强榜首销售收入从8.52亿元攀升至39.05亿元,增长了3.58倍;百强门槛从0.93亿元提升至3.55亿元,增长了2.8倍;其中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从0家到18家,利润总额过亿元的企业也从1家到18家。

    但我们不得不正视的是,11年间,百强的创利能力明显变弱了。2003年百强企业百元销售所创利润为10.3元,2013年这一数字缩水至7.8元。百强平均收益缩水24.3%,表明印刷行业已无可挽回地跌入了微利时代。

    而近两年榜单所显示的趋势更让人忧心——榜单留守者的销售增速明显放缓,而利润增速明显低于销售增速甚至出现负增长。2012年,当年与上年同时在榜的79家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93%,而利润总额增长4.41%,收入增长与收益增长并不同步。2013年,两年同时在榜的77家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43%,而利润总额却首度出现了负增长(-0.74%),这是明显的“增收不增利”现象。

    2012年和2013年榜单反映的2011年和2012年的经营数据,与之对应的是,同期整个印刷业也显示出同样的趋势。2011年我国印刷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31%,明显低于总产值12.6%的增速;2012年我国印刷业总产值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后首次回落到9.6%,利润总额首现负增长(-2.01%)。

历年百强企业销售收入总额

历年百强企业销售收入总额

    喜 西三角成第四增长极 忧 空间分布仍不平衡

    11年的百强榜单,也折射出我国印刷业梯度转移的发展趋势,这期间百强北上、东拓、西进的脚步从未停止。例如,多年排在百强榜首的美资企业当纳利,自1993年在深圳合资设厂后,2001年进入上海,2005年进军北京,之后又进军东莞、成都、苏州;港资企业中华商务,1995年在深圳设广东公司后,2002年在深圳成立安全印务、在北京合资成立华联印刷,2006年设立上海公司并将上海安全印务搬至新厂,2007年收购北京银牡丹;民营企业厦门合兴包装2008年上市前有6家子公司,2012年年底增至32家。

    如果说2003年首届百强榜单发布时,印刷业的三大增长极(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已基本确定,那么这11年间梯度转移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西三角(指西部川陕渝)这个第四增长极的诞生。2009年的百强榜单记录了西三角的崛起,这一年西三角有10家企业上榜。2012年西三角上榜企业猛增至15家,为上榜数量最多的一年。2013年西三角的上榜企业虽降至12家,但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体量上都能与环渤海抗衡。

    四大增长极的发展让人欣喜,但百强在空间分布上也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与中国经济总量的60%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一样,60%的百强印刷企业集中在东部发达的珠三角和长三角。虽然珠三角和长三角从早期的势均力敌——各占30多个席位,发展到后来的此消彼长——珠三角渐减至14家、长三角渐增至46家,但其占据百强的总量,一直维持在60家左右。此外,环渤海和西三角近年来各占10余个席位,其他10多个百强企业分散在中、东、西部的10个省份。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吉林、内蒙古、河南、山西、江西、海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藏这11个省份,从未与百强结缘。百强印企在空间分布上的这种不均衡,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印刷业差距的拉大。

    喜 股份制企业领风骚 忧 国企创利能力不容乐观

    从企业性质看,三资企业的退潮和股份制企业的崛起,两种力量此退彼进,勾勒出百强在这11年间的主要轨迹。

    三资企业在2003年到2008年这6年的榜单上,一直占据过半席位,2005年还高达62家。三资企业这种强势发展,主要得益于2001年入世前夕施行的《印刷业管理条例》的对外开放。

    但三资企业的数量在2009年榜单上跌破50家(47家),并开始逐年递减——2010年44家、2011年42家、2012年38家、2013年36家。究其原因,一半应归结于2008年开始实施的“两税合一”制度,使三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走向终结;另一半应归结于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不少以外单为主的三资企业业绩大受影响。但三资在百强中的地位依然不容小觑,2013年榜单上销售过10亿元的18家企业中,三资企业占据了8席。

    三资企业失去的席位,渐渐被股份制企业所取代。2007年榜单上有21家股份制企业,比上年的12家增加了9家;2009年榜单上有29家股份制企业,比上年的20家增加了9家;2013年榜单上的股份制企业已达39家,数量超过三资企业的38家。

    股份制企业兴起的进程,显然与中国印刷企业上市的进程一致,这显示了印刷企业对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2007年印刷企业上市呈现“井喷”之势,百强中上市的有恒宝股份、广博股份、东港股份、劲嘉股份、粤传媒(旗下九阳传媒印务分公司为百强)。2008年上市的百强有合兴包装、鸿博股份、时代出版(其控股子公司安徽新华印刷股份公司为百强),2009年中粮包装在香港上市,2011年盛通股份、姚记扑克上市。还有不少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为上市做准备。近两年在证监会排队申请上市的百强企业有上海宝钢包装、?N兴集团、苏州华源包装、厦门吉宏包装、西安环球印务等。另外,四川丰泰包装、深圳裕同、贵州永吉印务以及大枫纸业旗下的玛丽文化等百强企业,也都表露过上市意愿。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是百强中数量相对稳定的群体,一直保持在14~20家。但令人忧虑的是,国企的创利能力不容乐观。2013年上榜的17家国企,百元销售所创利润为6.28元,比当年所有百强百元创利7.78元要少1.5元;其中4家国有书刊印企百元销售所创利润仅为4.4元。不可否认,一些国企在多年的政策倾斜投入和垄断市场保护之下,依然在规模和体量上占据一定优势,但如何提高其创利能力,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喜 混业经营成发展趋 势 忧烟包印刷仍为利税大户

    11年间,百强的业务布局大体呈现这种分布:包装印刷企业占据超过半壁江山,混合印刷企业占据三分之一,出版物印刷企业拥有10多个席位,其他印刷企业通常为一位数。

    为规避市场风险,一些百强企业从单一业务逐步发展为综合业务,混业经营成为它们稳健经营的选择。报业印企大多开拓了商业印刷市场,书刊印企在拓展包装印刷疆土,而有的包装印刷企业也不甘示弱要进军按需书刊印刷。

    新业务的开拓并不局限于国内市场,国外市场成为很多“内单”企业的新选择。珠三角仍是外单的主要承接地,但长三角的对外加工贸易额在快速增长,中西部的部分地区也瞄准外单市场。三资企业仍是外单的承接主体,但国企、民企也在陆续加入。看国企,安徽新华2004年在俄罗斯设厂,上海印刷集团2009年开始接外单,凤凰新华和湖南天闻2011年实现了外单零突破。再看民企,北京盛通2005年开始拓展海外市场,浙江的曙光印业、富康集团2007年开始接外单,山东鸿杰2010年开始承接外单。

    从不同业务的赢利能力来看,烟包印企显然是创利大户。2004年至2013年的10年间,创利过亿的百强企业中,烟包企业占比有5年为三分之二强,有4年为二分之一强,只有一年为三分之一强。再以2013年为例,9家烟包印刷企业的利润占据当年百强利润的近四分之一。虽然烟包印刷行业自2010年开始受到烟草业政策调整和招投标试点等因素影响,但其在印刷行业创利大户的地位仍然难以撼动。

    显然,印刷业的长远发展必定不能依靠烟包印刷这一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垄断性领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仍然是当前印刷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喜 产业集中度有所提升 忧 与发达国家差距仍很大

    百强在全国印刷业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百强总体规模从2003年的234亿元扩容至2013年的805亿元。2012年,百强以全国印刷业不足4%的人口、仅千分之一的企业数,占据了全国印刷业8%的资产总额,创造了全国印刷业8%的产值、8%的利润。

    但如果纵向看百强销售收入总额在全国印刷业总产值的占比,2004年到2008年一直在13%~16%,近5年来却在逐年递减。2009年这一比例迅速降至10.20%,2010年为9.78%,2011年为9.11%,2012年为8.47%。

    再拓宽视野,如果与美国、日本等印刷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印刷业的集中度显然更待提升。在日本,凸版印刷和大日本印刷两家企业年产值之和接近日本印刷总产值的一半;而在中国,2012年百家印刷强企的销售收入总额仅占全国印刷业年产值的8%。

    以日本凸版印刷株式会社为例,其2011年2月披露的年产值为17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120亿元,相当于2010年我国百强榜首年产值32亿元的35倍,相当于2010年百强整体销售收入753亿元的1.5倍。

    再以美国知名印企当纳利集团为例,该集团2012财年的营收为101.7美元,折合人民币639亿元。我国规模最大印刷企业(恰巧是当纳利中国)2012年产值为39亿元,美国当纳利是其16倍多。

    从劳动生产率这个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来看,用百强年销售收入总额与从业人员数量的比值来计算劳动生产率,2012年百强印企劳动生产率为61.1万元/人,而美国印刷业同期劳动生产率换算成人民币约为102.4万元/人。从这个指标看,中国百强印企的劳动生产率尚赶不上美国印刷业。

更多资讯
本站所有图文内容,福州叁叁肆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ht@2010-2016 3344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丞相路丞相坊1号楼F层205(青年创业中心), 公司电话:0591-87873344   闽ICP备102009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