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与印刷圈新老朋友见面最多的时分,除了互致问候,自然会问及去年的经营情况,探讨今年的发展趋势。之所以彼此都颇为关切,是因为2009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的低迷经济状况,在似乎出现转机以后又因欧洲债务危机再被拖入深渊。但交流后给人一个感觉,2011年我国印刷业的状况很难简单用几个字加以归纳——在不同的场合,企业家对印刷业生存状况的表述差异颇大,让人难以捉摸。以至于有人感叹不知如何解释“行业持续增长但企业微观艰难;虽然企业生存艰难但又投资热情极度高涨”这样完全背离的现状。 窃以为,确保行业正常发展的关键在于企业家讲真话,是成绩说成绩,是问题说问题,充分暴露行业的真实状况,而不是投人所好。记得在去年,传入耳膜的大多是对现状的悲观:有意转让的印刷企业在增加;业务量明显不足、产能在放空;能维持生存、挺过难关已属不易,更别奢望获得利润。 时至年终,大多数企业家表示2011年的经营状况总体还不错,虽然外贸定单有所减少,以及因为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导致生产成本不断加大,企业负担同步在加重,获利能力有所下降。统计部门传出的数据似乎也佐证了印刷业整体仍在向上的趋向,增长的居多。 如果平时讲困难是为了增强员工的危机意识,年终数据才是企业真实情况的反映,那当然是好事,因为结果总比过程来得重要,走得艰难些,经过努力克服了困难,说明企业在提升劳动生产效率上有了长足进步,在转型上取得了理想结果,抗风险能力有了增强。但,情况可能并不完全如此,主业的经营状况可能未必理想,营业外收入这一块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很大。就有企业主直白地表示:印刷经营凭员工团队的本领,那块利润完全归他们所有,我坐收的是房屋租赁收入。如果确是这样,在统计分析时就应该把主业收入与营业外收入尽可能地区分开来,让人更清晰地了解现有印刷企业的真实状况。 据了解,企业在上报数据时的心态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对国有或规模化企业来说,因为董事会对经营者有年度考核,年终数据或与企业的市场形象有关,或与企业领导的年终收入相关,数据会通过处理相对放大,为了有骄人的业绩,可能把其他营收混杂其中。如此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我国印刷的劳动生产效率明显不及美国的情况下,2010年他们印刷业的税前利润仅为1.4%,而我们的税后平均利润率却能达到7.3%。也就可以解释,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宣称进入微利时代的传统印刷依然会有如此让人称羡的业绩。 如果说,大型企业的数据相对还显得规范,那民企、特别是小型民企对真实统计的重视程度就更不够了,为了减少上缴所得税,留下更多的发展资金,一般会少报业绩。个别企业在超产较多的情况下,为了减轻来年工作的压力,也有可能先行消化部分成本,减少账面出现的利润。在他们看来,增加口袋中的钱比之账面真实更显重要。再则,现行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往往是锦上添花的居多,即使向银行申请贷款也需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因此,凡存在这方面需求的企业,反映出的统计数据也会相对较好。 高调的领导,为了获得上级的赏识,在汇报工作时会努力投上司所好。在对外交流中,为了体现自己经营有方,炫耀成绩、掩饰问题的成分也会多一点。而且在口径上也会时不时地做一些变动。反之,为了乞求政府出台政策支持行业发展,在反映经营状况时往往又会对面临困难的描述多些,存在问题的一面说得具体些。 按理说,数据不应该是可以任人打扮的女孩子,应该真实可靠,不能随意变动统计口径,能让人从数字中分析出行业发展的基本态势与每家企业经营上的长短,但在对数字真实性重视不够的今天似乎要做到这一点真的还很难。 统计数据不能真实反映行业的情况,对行业的长远发展不利。在今天这样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一个非垄断性的行业其平均利润能够超过5个百分点实在应该说相当不差,这会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流入,导致本已过剩的产能进一步无序扩大,设备的利用效率进一步降低。而且,在整个行业有着如此经营效益的情况下又何需政府继续出台政策给予支持!又何需企业在研发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在差异化经营上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