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登录  免费注册
  • 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中心>>焦点新闻>> 资讯详情
  • 如何消除书刊印刷产能过剩的风险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发布时间:2013-09-16 08:44:00

    较长一个时期以来,印刷行业与钢铁等诸多行业一样,产能过剩现象越来越凸显,特别是书刊印刷产能过剩更为突出,严重影响持续发展和良性转型。现实中,许多小微书刊印企的产能得到有效利用的不足1/3;不少大中型书刊印企的有效产能只有1/2左右。有专家称,书刊印刷产能已经到了绝对过剩的地步,严重程度不可小觑。

    书刊印刷产能过剩加大了对资源的浪费,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局格格不入。同时,它容易使企业间滋生并增长恶性竞争行为,损害全行业的形象和利益,必然导致全行业收入与效益的严重背离,即干活多、出力大,而挣钱少,甚至不挣钱,严重产生了亏损,影响全行业公平、有序、健康地发展。与此同时,产能过剩还分散了企业家治理企业的精力。产能过剩导致企业开工不足,困难重重,容易引发各种矛盾和冲突,使企业家倍感头痛。企业的生存和员工的工作、生活成了主要问题,也就自然成了企业家当前亟须考虑和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顾得了当前,顾不了长远。这就使一些企业陷入了整天忙于找活、干活,维持生存的窘境。可以说,过一天算一天,哪里黑了哪里歇。

    书刊印刷产能过剩有其历史缘由,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变过程。消除书刊印刷产能过剩之痛就是要抓住要害,综合治理。既要治标,更要治本,做到标本兼治。

    政府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曾经,书刊印刷业务不论企业技术高低、规模大小都能开展,加之风险小、见效快,在国家相关发展政策的催化下,大大激发了众多投资者的投入热情,到1998年年底全国已有各类印刷企业18万家,比1978年的11.2万家猛增了1/3多,产能过剩问题初露苗头。

    为缓解产能过剩问题,政府主管部门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在全国范围的书刊印刷企业里进行了“控制数量、提高质量”的大规模清理整顿活动。至2012年年底全国有各类印刷企业10万多家,虽回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数量,但由于企业的规模扩张,使得书刊印刷仍旧呈现过剩状态。

    无论哪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相关产业政策的指引。我国印刷业的发展,有过辉煌时期,也有过困难时期。总之,行业起伏跌荡,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政策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正面的,当然也有负面的。气势磅礴的三峡工程,经过长达数年的考察论证,在取利去弊的基础上,经过法律程序决定修建,非常慎重缜密,即使这样,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有后续的预案重点防范。

    政府主管部门的产业发展规划和目标,再科学、再实际,也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确。但要力求科学和实际,要组织智囊机构做好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将产业发展政策制定得更科学、更实际。不能因噎废食,不能没有规划和目标,而要对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做好预案防治。总之,政府主管部门应引导企业在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上有方向和目标,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使产能过剩的问题逐步得以缓解。

    观察市场变化,提高有效供给

    

与其说书刊印刷产能过剩,倒不如说传统书刊产品过剩更为确切。市场是广阔无限的,随着经济的稳步向上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必然快速增长,且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态势。然而,这样的产品却显得不足。书刊印刷企业要充分利用过剩的产能,观察市场供需情况,提高有效供给。包装印刷随着包装工业的快速发展,呈快速增长态势。纸质包装由于成本低、易回收利用、环保性好,是各种包装材质中的首选。2012年包装印刷总产值达6318.77亿元,占印刷工业总产值9510亿元的66.44%,是书刊印刷产值1313.94亿元的4.8倍。包装印刷显然是前景看好的主力军,目前产能尚未过剩。书刊印刷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过剩产能向包装印刷转移。

    

    随着包装工业的快速发展,标签印刷也呈快速增长的势头。2012年标签印刷产值达260亿元,产量达34亿平方米,较2010年和2011年分别增长13%和14%,书刊印刷企业也可以思考利用多余产能开发标签印刷。

    此外,书刊印刷企业还可以转向市场需求旺盛的小商品生产,如相册、纪念册、明信片、请柬、文件袋、产品说明书、笔记本等,而且要新颖,适应广大消费者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其实这也是以书刊印刷为主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关键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有效实施。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这里没有固定的模式。

    有条件的书刊印企还可以顺应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大势,主动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与狼共舞”。例如,市场上出现的儿童玩具书、点读书等,有电、有光、有声、会动,深受儿童欢迎。将过剩产能向这方面开发和转移,也值得印刷企业思考和借鉴。总之,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开动脑筋,消化过剩产能是不成问题的。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消化是以市场供需平衡为基础的,提供有效供给也要观察市场的变化。

    借市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

    书刊印刷企业的规模、性质各异,发展也不平衡,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状况。它们之中有的企业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高,产生的“三废”少,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轻,有效产能高,是行业的榜样和楷模。《印刷经理人》杂志公布的“2013年印刷企业百强排行榜”中的印刷企业,数量上虽占全国10万家印企的0.1%,但年销售产值达到了805.37亿元,占全国印刷工业总产值9510亿元的8.5%,显示了百强印企在中国印刷业的整体格局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它们是建设印刷强国的主导力量。

    处于中间状况的书刊印企,只要思路对,正确审视自己,针对不足、问题和短板认真整改,也是有发展前途的,政府主管部门应予以指导和扶持。缺少了这一块,印刷业则有可能重蹈产能不足之辙。

    关键的问题是那些竞争实力脆弱、技术特别落后、管理混乱无序、活件严重不足的印企,它们的产品质量差、物资和能源消耗大、产生的“三废”多,“三废”的有害成分浓度大,对环境的污染严重,生存岌岌可危。相信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会逐步将其淘汰出局。同时,政府也要有相关政策,像治理钢铁、水泥、造纸等行业的落后产能那样坚决果断,才能真正缓解和消除书刊印刷产能过剩之痛,借此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地方政府要顾全大局,消除唯GDP思想,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主动配合国家治理落后产能的决策部署是极其重要的。

更多资讯
本站所有图文内容,福州叁叁肆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ht@2010-2016 3344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丞相路丞相坊1号楼F层205(青年创业中心), 公司电话:0591-87873344   闽ICP备102009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