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的国际印刷市场上,一个关键词一次次被频频提及,那就是“中国元素”。一年中,民族企业在印刷市场上异常活跃,无论是在展会现场的频频签约,还是民族制造企业的积极创新,都在世界印刷舞台上大放异彩,成为重要元素。一时间,中国市场成为世界印刷机械制造商们纷纷征战的舞台。 与此同时,行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我国由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迈进的目标。2012年,在《规划》走完第二个年头后,我国印刷业已经朝着这个目标迈出了巨大一步。 展会篇 德鲁巴2012上的中国元素 5月3日~16日,德国杜塞尔多夫,四年一度的印刷界饕餮盛宴登场——2012德鲁巴国际印刷及纸业展览会。这场为期14天被誉为“印刷界奥林匹克”的盛会,中国元素成为此届展会上最为抢眼的亮点。在此届展会上,中国印刷人以前所未有的阵容亮相——参展商多、参观人数多、参展面积大。 凡知名品牌展位上均设有中文解说员及中文指示牌、产品说明书,一些展商还特设了德鲁巴“中国日”。在展会现场的各大新闻发布会、签约仪式、展商大幅LED显示屏上处处能捕捉到国人的身影。关于中国客户签约的捷报频传,中国印刷人为展会贡献了强大的购买力。甚至有人将此届德鲁巴誉为“中国德鲁巴”。越来越多的世界制造商开始将目光瞄准中国。 点评:德鲁巴展会是世界印刷展会中展出时间最长的展会。即便如此,每届展会结束后人们依然会意犹未尽。展会的影响力在接下来的四年中也如蝴蝶效应般扩散,直至下届召开。因此,中国元素能够成为本届德鲁巴的焦点,绝对是一件令中国印刷人自豪之事,也预示着中国正在成为国际印刷市场上的重要角色。 冷静分析,中国元素的突显与欧洲国家正在受欧债危机影响,参展商数量和展出面积缩水不无关系。即使中国展商增多、展出面积增加,也不能掩盖因欧美印刷业发达国家展商数量减少导致的德鲁巴缩水的事实。有着行业未来风向标之称的德鲁巴展会,技术创新是重要看点,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参展商中除个别展商外,大部分国内展品仍新意不足。“中国德鲁巴”之说还为时尚早。 首届中国国际新闻出版技术装博会召开 9月25日~28日,首届中国国际新闻出版技术装备博览会在天津开幕。除各大出版单位外,此次展会最突出的特征是将上游印刷装备制造企业首次纳入到了国家级新闻出版类展会中。 不仅有字画、装订物等各种终端出版物,也有印刷企业以及为印刷企业提供装备的制造商,展品种类丰富、涉及范围广。上、中、下游产业链全连贯的特点令此次博览会成为一次覆盖全产业链的盛会。 点评:这种产业链全覆盖的展出模式在中国新闻出版业尚属首次。上下游之间供需产业的面对面令博览会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可持续模式。同时,这也为印刷业把振兴文化产业的课题做活提供了新样板。 既然为首次,就意味着摸索,难免有诸多不足。相信随着召开次数的增多、经验的积累,拥有着许多优质资源的博览会,凭借为产业链全覆盖的特点,通过一定周期的积累和向成熟展会学习后,定会被市场认可。 创新篇 北京数字化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揭牌 11月15日,北京数字化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揭牌仪式在京举行。该联盟成立的目的是加大行业整合力度,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加速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商业模式,引导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培育未来高端制造业。 乐凯华光基于纳米材料重点项目通过验收 8月2日,由乐凯华光公司承担的“863”计划基于纳米材料的新一代制版技术重点项目——纳微米结构超亲水版材的规模化制备研究课题通过了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组织的技术验收。该课题体现了目前印刷业发展的数字化和绿色环保两大主导思想,其研发成果也将为推动印刷数字化和绿色印刷发挥更大的作用。 点评:当今研发出高端数字化装备已成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趋势。以创新带动高端制造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且对于产业实现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转型升级起着重要作用。印刷制造业亦然。 2012年通过自主研发将产品打到国外企业中的国内民族制造企业数不胜数,因为篇幅有限,记者只能列举一二。民族制造企业的开拓进取令民族元素厚积薄发后正在成为世界印刷界技术创新主角。而且正在形成学院、企业、政府相结合的联合研发模式,合理的产学研用模式正在酝酿着巨大的爆发力。 并购篇 大族冠华旗下株式会社筱原日本公司成立 5月15日,辽宁大族冠华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日本公司——株式会社筱原日本在日本静冈市正式成立。株式会社筱原日本的成立标志着大族冠华在国际化道路上又向前迈出一大步。大族冠华携旗下冠华品牌和筱原品牌实行双品牌战略。 上海电气100%受让高斯国际股份 2月8日,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公司董事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上海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上海电气持有的美国高斯国际有限公司100%股权的议案。公告称,本次股权转让价格为5.71亿元人民币。 点评:2011年,发生了两大并购事件,上海电气收购高斯国际、辽宁大族冠华收购日本筱原。2012年作为首个合作年,实现了并购事件的深入发展,令两个已经走下坡路的原本高端品牌经过凤凰涅??后实现重新定位。 然而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光有热情和实力还不够,必须深层次了解并融入本土文化。下一阶段,在收购后如何保持并发扬原有品牌的品质,并将原公司管理以及研发中的精髓灵活应用到民族品牌中,众多业内同行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