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新闻备受关注,题目为《薯条不能这样放!小心吃进了铅苯!》,文中指出,“在快餐店点餐时,服务员一般会将一张印有广告的餐盘纸放在托盘上。 专家表示,再好的餐盘纸上面的油墨也都含苯、铅等致癌物质,就餐时应尽量避免食物与印制品直接接触。那些把番茄酱挤在印刷纸上的童鞋注意啦!” 小小垫盘纸引发了食品安全大问题,消息一出,众多消费者不禁发问,身边的印刷品竟然是“隐形杀手”?继方便面碗包装用纸遭到安全质疑、引发协会间的口水仗事件后,印刷 包装行业再次成为食品安全舆论的焦点。纵观两次事件,无独有偶的是,主角都是印刷用的纸张和油墨两大原材料,究竟什么样的纸张和油墨才适用于食品包装?这一问题依然是此次事件的焦点所在。 其实快餐店垫盘纸的安全问题,早已被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所发现。此次事件再度发生,笔者再次第一时间连线了董金狮,其站在行业的角度上为消费者解读了快餐店中印刷用纸张、油墨等各种隐形安全问题,并为生产企业的未来安全之路“支招”。 油墨是否环保 为什么每次食品安全事件都会因油墨而起呢?原来,油墨污染的罪魁祸首主要来自于其所含有的溶剂。溶剂在油墨中起着将颜料和胶粘剂黏合在印刷物品上的“中介”作用。工作原理是先将颜料和溶剂混合,溶解变为可以流动的液体,液态的溶剂挥发后变成固体,从而实现颜料到印刷品上的转移并附着。溶剂的挥发性是污染的重要来源,不仅污染空气、危害车间工人的健康,如果印刷完毕后马上叠加码放,溶剂挥发不完全,消费者在使用中还会产生二次污染。而上文提到的薯条放在印有图案的垫盘纸上的行为就是导致二次污染的错误操作方法。 此前发生的方便面碗安全事件其实也是同样原理,印刷好的纸碗,通过上下层叠套形式储存,一旦上层纸碗油墨向下层转移,消费者就会产生误食油墨的事故。如此说来,油墨真成了人们生活中的“隐形杀手”了吗?董金狮认为,这也未必,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政策对油墨溶剂的环保性要求越来越高,油墨溶剂的环保型替代也在不断进行中。 据介绍,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油墨中用到的溶剂,通常为有机类的甲苯溶剂、二甲苯溶剂、酮类溶剂、脂类溶剂和乙酸乙酯溶剂、乙醇溶剂、环氧大豆油溶剂,以及目前行业“顶级”的水溶剂。排列从前到后,这些溶剂环保安全等级逐级递增。 其实不仅仅是溶剂,油墨中的颜料、重金属含量等都是污染的源头,不直接接触食品是目前政策要求以及市场上通行的做法。例如方便面中的调味包、赠送的香肠,优乐美奶茶中的吸管等产品,在印刷好字样后,会在外面覆一层食品用的塑料膜,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油墨和食品直接接触,避免污染食品。 令人欣喜的是,记者此前在对我国油墨行业标准的重要参评和制定单位天津东洋油墨有限公司技术顾问、正高级工程师周梅的采访中得知,印刷行业针对食品级油墨已经开始行动。日前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油墨方面的成员已召开了专门会议,探讨食品级油墨的生产及使用标准。届时随着标准的跟进,会有专门应用于食品包装的油墨诞生,将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从而规范市场。
纸张安全吗 油墨安全了,垫盘纸就完全安全了吗?董金狮说,油墨只是快餐店安全隐患的一个方面而已,垫盘纸作为纸张本身其中也有着很多不为普通消费者所知、肉眼看不到的安全隐患。 而考核垫盘纸的参数比油墨复杂得多,例如是否达到食品级用纸要求(而非回收废纸制作而成)、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等。 然而,据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国内快餐店中使用垫盘纸的实际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行业标准缺失是重要原因,目前国内尚无垫盘纸应当使用食品用纸的规定及行业通行标准。除少数企业本着自律的精神、超出行规在采用木浆原纸等食品级纸张外,因为没有严格规定,大多数企业仍旧使用非食品用纸。 除此之外,快餐店中还容易被忽视的印刷材料“杀手”还有哪些呢?董金狮举例,除垫盘纸外,印刷纸杯、纸碗、餐巾纸、打包用的塑料袋都存在安全隐患。唯有完善行业执行标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才能起到整体提高行业执行水平的作用。 针对餐巾纸,董金狮建议,不仅仅是采用食品用纸,还要改变目前大多数企业在餐巾纸上印企业标志的商业习惯,改用压花方式。据调查,目前国产品牌的餐巾纸中采用压花工艺的较少,市场上印刷企业标志的还占大多数,实际上压花工艺不仅能降低成本,而且依然能实现企业的自我宣传和产品追溯的效果,还保证了生产工人和消费者安全,一举三得的做法,何乐而不为呢? 企业开始行动 危害固然可怕,其实企业已经走在了消费者的前面,很多知名快餐店已经意识到包装印刷材料带给消费者在食品包装中的潜在危险,并付诸行动。除了上文提到的餐巾纸上印刷企业标志的方式改为无色压花的形式外,据了解,一些知名企业已经改进了原有做法,在餐盘的垫盘纸上均印上了一行字,明示消费者不要将食品直接放置在餐盘上。日本更研发出了用番茄汁、西红柿等蔬菜作为色素替代化学制剂的油墨,来实现环保型有色印刷。但目前只作为特殊食品的包装材料被采用,量很少,还未具备大面积推广的价值。 无论怎样高新的技术,归根结底用环保材料替代不环保的材料是必然趋势。然而这种替代背后是企业将要承担更高的成本压力。按理说,优质的环保材料自然质优、价也高,可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却令企业欲环保不能、欲涨价不敢。不涨价,企业扛不住高成本会“死”;涨价,消费者不接受,被市场抛弃,依然是“死”。企业面临的是“两‘死’的尴尬选择”。 以上文提到的为了安全隔离采用的覆膜工艺为例,别小看这一层膜,一旦采用,每个产品就会高出几分钱的成本,乘以巨大的生产量,带给企业的是成本的猛增。因此,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就冒着钻政策空子的风险,能不执行就不执行,消费者对工艺不了解也给不法商贩留下了空当。董金狮认为,也许这种企业会牟得一时之利,然而终究会被市场所淘汰。规范企业虽然暂时经营有困难,但是要相信“大浪淘沙”后,经过质量上的精益求精,品牌服务的宣传和加强,根据企业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出好的突破口和长远发展规划,终会被市场所认可。 最后,针对此次垫盘纸事件,董金狮呼吁,国内企业应该考问自己的良心,是否做到了以下三点:第一,使用食品级纸张,虽然国家目前还没有明确要求,但是企业能做到就应该尽量做到,不仅仅是对消费者负责,更是让企业自身工艺更稳定、产品质量更安全的做法; 第二,印刷用油墨尽量采用环保型油墨,减少对车间工人身体健康以及环境消费者的危害;第三,垫盘纸上印有明示消费者不要与食品接触的警示语,餐巾纸用压花工艺而非印刷。相信随着消费者购物的逐渐理性以及对环保要求的提高,质优者必将赢得市场! |